咨询热线:028-87534001
CN EN

咨询热线

028-87534001
在线留言

每周刑务观察126期 | 三部门联合发布依法严惩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犯罪典型案例,四川入选一例!

发布日期:2023-10-23

重要动态

01 三部门联合发布依法严惩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犯罪典型案例,四川入选一例!

02 公安部成立网络安全法律咨询委员会

【重要动态】

1.三部门联合发布依法严惩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犯罪典型案例,四川入选一例!

2023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代表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人民检察院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情况。

近年来,伴随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扎实推进。2018年至今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82.3万件。其中,2018年至2022年受理审查逮捕环境资源犯罪案件6.5万件,比前五年上升55.7%;受理审查起诉21万件,比前五年上升94.2%;办理环境资源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案件6.3万件,年均上升54.5%;立案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39.5万件,年均上升12.5%。

一、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工作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从检察办案情况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一)环境资源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

2022年受理审查起诉环境资源犯罪7.8万人,较2018年上升34.9%;今年上半年受理审查起诉4.1万人,同比上升10.1%。犯罪类型较为集中,非法捕捞水产品、滥伐林木、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用地、污染环境、非法狩猎等6个罪名占83%,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破坏性采矿、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犯罪案件零星散发。

(二)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损害问题多发

检察机关立案办理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占公益诉讼案件总数的51.6%,公益损害行为呈多样化趋势。

(三)部分公民、企业环境资源保护法治意识有待加强

环境资源犯罪案件中共同犯罪占50.5%,尤其污染环境罪和非法采矿罪的案均犯罪嫌疑人2.5人。起诉环境资源单位犯罪2365件,反映出部分企业环保主体责任尚未落实,甚至为谋求非法利益违法犯罪。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4件依法严惩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犯罪典型案例

4件典型案例分别为浙江省湖州市长兴新某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夏某频等4人使用试剂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环境案,江苏省常熟市神某针织有限公司、被告人周某兴等2人稀释污水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山东省滕州市索某某等4人安装干扰装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四川省攀枝花市钛某化工有限公司、钱某广等3人篡改自动监测设备参数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中,有的案件犯罪手段升级、方式隐蔽,区别于以往直接排放或通过暗管偷排污染物;有的案件行为人实施的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私设暗管排污、超标排污等多个污染环境的行为均构成犯罪;有的案件涉及企业多,涉案人员反侦查意识强,获取关键证据较为困难;有的案件涉及如何准确追究重点排污单位和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等问题。在上述案件办理中,检察、公安、生态环境三部门高效协同,着力破解案件办理中的难题,夯实证据,健全完善管理机制,有效实现治罪与治理并重。

2.公安部成立网络安全法律咨询委员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部党委关于依法管网、依法治网部署要求,进一步推进和加强公安机关网络法治建设,10月10日至11日,公安部在京召开网络安全法律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网安法制专项研讨会。

会议指出,公安部成立网络安全法律咨询委员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必然要求,是提升中国网络空间话语权的重要举措,是公安机关推进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公安机关搭建的多主体交流平台,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空间治理模式,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希望咨询委员会委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推动公安机关网络法治建设迈上更高台阶。

1.加强网络安全法律研究,及时跟进网络领域发展趋势,跟踪研究国内外网络安全法律政策,为网络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2.严厉打击整治新型网络犯罪,针对网络安全新形势新特点,加强调查研究,研提针对性对策,为公安机关依法开展网络犯罪防治等工作提供有效支撑。

3.防范新技术新应用安全风险,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互联网产业安全发展出谋划策,从法律、技术、管理等层面防范新技术新应用安全风险。

4.强化网络综合治理,在本领域支持网络综合治理工作,为提高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管工作质效、完善网络综合治理机制贡献智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网络安全新格局。

网安法制专项研讨会分“网络犯罪治理”“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安全监管”三个方向进行,来自公检法、有关部委、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咨询委员作了交流发言。


相关人员